前几天收到一位患者的留言“王主任,我前段时间总感觉上腹部胀满,隐痛,还时常打嗝、嗳气,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对于治疗慢性胃炎,听说中医根据辨证分型可以很好的治疗。我想了解一下,中医是怎么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呢?”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慢性胃炎,中医怎么治?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医把胃炎归为胃脘痛的范畴,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不振或伴有烧心反酸等。胃炎的病因较复杂或多样,如情志失调、外邪侵胃、饮食不当,饥饱过盛,食不洁,脾胃虚弱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中医讲“胃不和则胃不安”,有的患者长期胃脘痛影响到睡眠,从而导致其更多疾病的发生。中医讲,慢性胃炎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4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1、脾胃湿热型:
主要证候:胃脘灼热胀痛;口干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舌质红,边尖深红,苔*厚或腻;
次要证候: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小便*,脉滑或濡数。
治疗应以清热化湿、理气宽为原则。
2、肝胃不和型:
主要证候: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脉弦。
次要证候: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胆汁反流;舌苔淡红,苔薄白。
治疗应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原则。
3、胃阴不足型:
主要证候: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次要证候:胃黏膜呈颗粒状或血管显露;胃黏膜干燥,黏液少或胃酸偏低;黏膜充血水肿或小糜烂;脉细数或弦细。
治疗应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为原则。
4、脾胃虚寒型:
主要证候:胃脘隐痛;喜按喜嗳;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次要证候:胃黏膜可见红斑或粗糙不平;黏液稀薄而多;胃酸偏低;脉沉细。
治疗应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