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独家披露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何去世主刀
TUhjnbcbe - 2022/5/19 21:24:00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http://m.39.net/pf/a_4790080.html

专家门诊

新药情报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热点聚焦

为您专业评析

按从确诊到病逝,在几乎穷尽所有治疗手段的情况下,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仅仅坚持了一年又七个月,享年75岁。今天,澎湃新闻报道了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于2月11日病逝的消息。此前据曹先生自述,他近十年做过两次胃镜检查,最近一次为五年前,但直到年8月体检时才发现胃癌。扼腕叹息之际,本公号特邀曹先生的主刀医生之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周海洋博士回顾整个治疗过程。一年8月,曹先生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肿瘤生长在胃角的位置,已经有转移,扩散到了周边的淋巴,甚至一些比较远的淋巴。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晚期胃癌。曹先生术后这样回顾自己的“胃病史”——我原来在香港工作,做文字工作的时候,工作量很大。那时候感到胃经常有反酸,因为晚上常常半夜睡觉,有时候还有可能吃点东西(宵夜)。当然,我的饮食不是很暴饮暴食的,总体还是很正常,但就是会有些反酸。那时候我太太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下面有医院,他们有一位专家就说,你就太忙了嘛,压力太大了嘛。但是身为媒体人,我又不可能放松压力,所以一直有这种症状。那是大概上世纪90年代吧,4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胃反酸。后来有一次体检检查,查出来有幽门螺旋杆菌。但经过治疗之后,再后来体检就没了。胃镜也不是没做过。曹先生回忆,十多年前,他在香港第一次做胃镜。做下来医生说还可以,没有太大的问题。大概五年前,又医院做了一次胃肠镜,那次检查出来说有糜烂性萎缩性胃炎。但是医生同时又加了一句话,你这个年龄(快七十的人了),好像也正常。当时没有做活检。“没有胃痛,没有所谓的便血,人也没有瘦,这样的话,我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所以,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曹先生本人包括亲朋好友都是很震惊的。回顾整个过程,他必然追问:“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像这种胃癌,如果能够发现得更加早一点当然好。但是能够更早的发现吗?我到底是缺掉了哪一个环节呢?”二答案当然是可以早发现。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水平下,不光是胃癌,对于很多疾病来讲,目前的医疗手段、检查手段都是非常有效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早诊早治的。以曹景行先生的病情来说,这样一个消化道的肿瘤,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或者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胃镜+活检。凭借胃镜的分辨率、放大倍数、特定的荧光技术等,即便是很小的病灶,也能很好的发现。但是,当下我国胃癌只有两成左右是在早期发现的,而日本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七八成,这就是得益于他们对于胃镜检查的推广和普及。原则上讲,我们推荐40岁以上人群都需要做一次胃镜和肠镜,以发现或排除早期病变。对于有胃溃疡病史、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则应该密切的复查胃肠镜。那么曹先生到底“缺掉了哪个环节”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环节。第一是有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痛等症状应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第二是即使无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常规进行胃镜筛查,比如胃癌高发地区、HP感染、有胃溃疡病史、有胃癌家族史等。曹先生和我对话期间,一直讲自己基本没症状。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肿瘤(生长)的部位,往往和症状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胃比喻成一个房子,它有两扇门,进来的门(进口)叫贲门,出去的门(进口)叫幽门。如果肿瘤长在入口或出口的地方,可想而知,只要这个病灶稍微有点大的话,就会表现出症状:长在入口附近,吃东西会不舒服,甚至吞不下去;长在出口附近,就会觉得胃胀、难受,排不出去。但是,肿瘤如果长在胃的中间,譬如长在胃角或者胃体,肿瘤周边往往没有很重要的组织,消化症状不明显,这种就很难通过早期的症状来发现它。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本身有胃炎或者是胃溃疡的话,作为高危人群,胃镜复查的频率就要增加。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披露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何去世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