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认识常见病慢性胃炎
TUhjnbcbe - 2022/2/12 14:48:00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症病变,临床常见,其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中年以上更为常见,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目前,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手段。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十二指肠·胃反流

3、药物和*物,包括NSAIDs/阿司匹林,酒精等。

4、自身免疫

5、年龄因素

[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食欲缺乏、暧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所见不成比例,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恶性贫血者常有全身衰弱、疲软、可出现明显的厌食、体重减轻、贫血,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NSAIDs/阿司匹林所致者多数病人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上腹不适或隐痛,危重病应激者症状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可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以突然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

[诊断]

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病因诊断除通过了解病史外,可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测:

1.Hp检测

2.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正常人空腹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为~ng/L

[治疗]

大多数成人胃粘膜均有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如Hp阴性且无糜烂及无症状,可不予药物治疗。如慢性胃炎波及粘膜全层或呈活动性,出现癌前情况如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萎缩及异型增生,可予短期或长期间歇治疗。

(一)对因治疗

1.Hp相关胃炎,抗幽门螺杆菌。

2.十二指肠·胃反流,可用保护胃粘膜、改善胃肠动力等药物。

3.胃粘膜营养因子缺乏,补充复合维生素,恶性贫血者需终生注射维生素。

(二)对症治疗

可用药物适度抑制或中和胃酸、促动力剂或酶制剂缓解动力不足或消化酶不足引起的腹胀等症状、粘膜保护剂有助于缓解腹痛与反酸等症状。

(三)癌前情况处理

在根除Hp的前提下,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含硒药物及某些中药等,对药物不能逆转的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含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可在胃镜下行粘膜下剥离术,并应视病情定期随访。

(四)病人教育

Hp主要在家庭内传播,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喂食习惯,并提倡分餐制减少感染Hp的机会,同时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脂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预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预后良好;肠上皮化生通常难以逆转部分病人萎缩可以改善或逆转;轻度异型增生可逆转,但重度者易转变为癌。对有胃癌家族史、食物营养单一、常食熏制或脂制食品的病人,需警惕肠上皮化生、萎缩及异型增生向胃癌的进展。

1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常见病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