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说
结硬寨,打呆仗,办公厅,不容易!一、从县委调入省委办公厅
年11月,我从泰兴县委研究室调入江苏省委办公厅。当年我刚刚30岁,女儿5岁,医院工作。来到省城南京,新鲜、兴奋、不安交织在一起。对于省委最高机关,谁不向往呢?这是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不安的是,我担心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辜负家人和亲友的殷切希望。
作为乡村教师的父母亲,格外珍惜这样的机遇。他们再三叮嘱,人的心不能二用,不用挂念家里,不要分神,在省委埋下头,全心全意好好干。
报到的那天是11月29日,除了被褥行李,《辞源》、《辞海》和《新华字典》,以及工作以来发表的调查报告、杂文、散文、人物通讯、新闻消息、特写等各类文章的合订本,随我一起来到了南京。
后来才知道,秘书三处是专门为省委书记和重要会议起草讲话稿的专业处室,我心里咯噔一下:能担当得起这一大任吗?从此在省委度过十四年紧张、充实、难忘的美好时光。
二、苦干加拼命,机会来了!
更苦的是对工作的不适应:对省委书记讲话稿的起草摸不着头脑,对省情的把握一知半解,对新同事的沟通交流还有障碍……年纪轻轻,阅历不深,原来在县里,现在在省委,层次差别大,这些都成为阻拦在我面前的大山,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升。敏感、好强的我,被孤独感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晚上一次次地失眠。
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其他捷径,也毫无退路,唯有横下一条心,苦干加拼命。其他人下班回家,我抓紧吃饭,然后立即回办公室查阅过去的讲稿,了解思路架构,了解文字风格,了解表达方式,像小学生一样做笔记。
其他人打牌娱乐,我整理处里的书刊,记下精辟的观点。其他人休息,我打开水,夹报纸,打扫卫生,真正做到眼勤、腿勤、嘴勤、手勤,老老实实拿出笨功夫、死功夫。
慢慢地,工作的生机冉冉升起了。一些会议领导的主持词、小型会议的讲话稿,都是由我起草的。随之而来的,是自信的心气渐渐复苏。有一次,省委召开全委会议,我被安排到某个市负责搜集“情况反映”,我不敢懈怠,全力投入,每次讨论的要点和素材都用速记法飞快地记下,记完整,生怕遗漏每一个有价值的讨论内情,形成的会议内参翔实、丰富、有看头。得到时任省委秘书长的长篇批示和赞扬(底稿至今留存)。
还有一次,省委召开换届大会,分配我负责会议内参的校对印发。我二话没说,带领其他处室的五个同志一道,一字一句审核校对,每天干到夜里两三点钟才签字付印,以便第二天一早向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发放。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大事、会议、文稿等等,倾注了我的心血。很久以后我才听说,自己当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质量已被某个领导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