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因素多种多样,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与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其他胃病史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不同部位发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严重程度不一样,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较轻,而胃窦并胃体部次之。
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较重,这与不同部位所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类型不同有关。
胃窦部多为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高酸,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A型萎缩性胃炎以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
1、A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黏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自体免疫性胃炎。
由于自体免疫性损伤发生在壁细胞,故病变以胃体部较重,胃体腺被破坏而萎缩,故胃泌酸功能明显降低或无酸,并因而而造成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最后可发展成胃萎缩。
2、B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并不是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呈阴性。其发病与十二指肠液反流或其他化学、物理损伤有关,胃窦部黏膜较胃体部黏膜通透性更强(H+逆弥散的能力胃窦部强于胃底部20倍)。
由于胃窦的黏膜屏障作用比其他部位小,加以易受十二指肠液及其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故胃窦部最易受累。胃体部病变轻,故胃泌酸功能一般正常。
胃窦部病变损害了幽门腺中的G细胞,胃泌素分泌减少,故一般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下。萎缩性胃炎的癌变以B型为主,其癌变过程可长达10多年或更久。
慢性萎缩性炎的诊断应以病理诊断为准,胃镜下肉眼观察价值不大,建议对于每个做胃镜检查的患者无论有无肉眼可见的黏膜的萎缩表现,均应常规做病理活检。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加,活动性炎症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胃黏膜的肠化、异形增生有密切关系。
由于肠化及异形增生尤其是重度异形增生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故及早诊治并定期复查,有利于胃癌的早期防治。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肠胃问题,老师一对一问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