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显示,胃癌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每年新发病例约40.3万,占10.26%。其中男性发病居第2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8.1万,占13.06%;女性发病居第5位,每年新发病例约12.2万,占6.86%。胃癌位列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每年死亡病例约29.41万,占12.45%。其中每年死亡病例男性排在第3位,约20.1万,占13.58%;女性在第2位,约9万,占10.49%。
古医籍中虽无“胃癌”之名称,但有关胃癌早期、中期、晚期的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预后的记载却不少见,散见于“胃反”“胃脘痛”“呕吐”“痞满”“腹水”“鼓胀”“积聚”等病证中。
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在临床上出现不定时上腹部不适、胀满、隐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归属“痞满”“胃脘痛”“腹胀”等病证范畴。这些与胃癌早期症状相一致。
胃癌发展到中、晚期时,出现持续性胃脘痛,经常恶心呕吐,时有黑便,甚则呕血,身体消瘦非常明显,进一步发展,出现腹水、腹部胀大、上腹部肿块等症状,用一般治疗方法效果差。此阶段归属于“反胃”“腹水”“鼓胀”“积聚”“虚损”等病证中。
一、患者自述我姓耿,男,生于年7月,河南巩义人。
年12月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不明原因地出现胃痛。因我有糜烂性胃炎的病史,平时还喜欢喝酒,以为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胃痛,就没太在意。直到出现两次夜里被痛醒的情况,医院检查。做胃镜检查时,医生怀疑是胃癌,于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贲门-胃腺癌。
确诊胃癌以后,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医院住院治疗。年12月29日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近端食管下段空肠端侧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中-低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胃壁固有肌层外纤维脂肪层,脉管及神经侵犯均可见。做完手术,医生建议我进行6个周期的“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我想既然是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就遵医嘱执行。在进行第一个周期化疗时,我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反酸,便秘,非常痛苦,体质迅速下降。一想到还要进行5个周期的化疗,还要再受5次罪,就想放弃化疗……管床医生看我化疗反应太重了,用西药止吐药效果不好,建议我找中医看看,他说以前管的患者,也有化疗反应特别大的,服用中药效果不错。
二、诊疗经过年2月6日初诊: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吐酸苦水,上腹部有嘈杂感,没有食欲,特别乏力,怕冷,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2~3天解一次;舌质淡,苔腻稍*,脉沉。
诊断:胃腺癌术后化疗中。
辨证:湿阻中焦,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化湿,降逆止呕。
方药:吴茱萸汤合*连温胆汤加味。
吴茱萸6g,*参12g,干姜5g,陈皮12g,清半夏12g,茯苓15g,甘草3g,炒枳实12g,姜竹茹15g,*连2g,炒白术30g,炒薏苡仁30g,厚朴12g。15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年3月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恶心呕吐明显减轻,在当地又取15剂。目前偶尔在进食甜食后会反酸,睡眠改善,小便正常,大便通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上方加砂仁12g,神曲15g。30剂。煎服法同前。嘱患者化疗期间可以一直服用此方。化疗结束再调方药。
年6月12日三诊:化疗顺利结束。饮食稍差,有时吃过饭后躺在床上会有反流,身体乏力,还是很消瘦,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沉。
调整方药为:健脾丸加味。
*参15g,炒白术30g,炙甘草3g,茯苓30g,陈皮12g,炒神曲15g,炒麦芽15g,山药30g,木香6g,*连3g,砂仁12g,白豆蔻12g,干姜6g,莪术15g,鸡内金30g,当归30g,姜竹茹15g,姜半夏12g。30剂。
服用中药的同时对患者生活、饮食及情绪进行了辅导。告诉患者做了胃全切术之后,由于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会出现食物反流。嘱患者饭后适量运动,睡觉时枕头尽量抬高一些。
年7月16日四诊:患者体质逐渐恢复,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精神、饮食、睡眠均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沉。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上方加炒薏苡仁30g,莪术15g,刀豆子12g,藤梨根12g。30剂。
三、辨治思路这位患者原患有糜烂性胃炎,出现胃痛后没有在意,直到胃痛加重,无法忍受时,医院就诊。经胃镜及活检后确诊为胃腺癌。行胃癌根治术后并行化疗,因化疗出现严重恶心呕吐而来就诊。
胃癌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化疗,防止复发转移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体质迅速下降,少数患者因反应太重不得不中断化疗,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西药化疗药不论口服,还是静脉滴入均迅速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所以也属“邪*”致病。中医中药在减轻化疗反应,调整胃肠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此患者化疗后,导致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等功能受到影响,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纳差、便秘等表现。中医治则以理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方选吴茱萸汤合*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功效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方中吴茱萸既可祛寒降逆又能舒肝温胃。*参益气健脾、温中补虚;干姜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吴茱萸与干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
*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因条辨》,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加*连演变而来。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姜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陈皮、茯苓理气健脾,湿去痰消;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患者舌苔稍*,提示体内有热,但热势不盛,故予少许*连以清热燥湿和胃。另加白术、薏苡仁以健脾利湿,加厚朴以增燥湿消痰下气之功。姜竹茹、*连为清热之品,使全方补而不滞,寒温并进,防止温燥伤阴。*连配吴茱萸以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寓左金丸之意。*参、白术、甘草、干姜相配亦有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
本文摘自《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书中每一个病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的自述:让病人自己讲述发病的时间、初发病时症状、何时确诊何病、确诊后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的反应及效果等。第二部分是中医药治疗经过:包括初诊时的证候、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复诊后的方药调整等。第三部分是辨证思路和疗效分析。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主编:郑玉玲。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袋鼠医学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