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
让中医更加贴近生活
中医兴亡?匹夫有责
有个方子是打造胸怀天下的,人为什么不能胸怀天下,因为心中有疙瘩,而这个疙瘩就是痰气交阻的产物。这个方子呢,张仲景用它治疗心下痞,就是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等,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这个方子是什么?半夏泻心汤。自古以来就是治疗心胸中有团气痞满的第一方!心下就是胃周围,心以下周围,老觉得呢,有团东西堵在那里。痞就是痞塞,堵住的意思,引起的这个胃痛、反酸、肋痛、肋胀、肚子痛、肚胀、消化不良,这些症状,只要有一个心下痞满,把这个痞满疏通开来,其他症状全部消解。胃病是中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现代疾病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而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所有慢性肠胃病的最经典的经方,几乎所有的胃病治疗,都离不开半夏泻心汤的影子。近年来有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报道较多,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半夏泻心汤还是幽门螺杆菌的专方专药,因为幽门螺杆菌特别喜欢在寒热错综复杂且并随着痰湿的胃里生存。半夏泻心汤:半夏1克,*芩、干姜、人参(*参)、炙甘草各9克,*连3克、大枣1枚。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及水饮上达下输之枢机。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则清气得升,浊阴得降。脾胃功能失常,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交阻就会形成心下痞。在上则为呃逆、反酸、嗳气等,在中则为腹痛、腹胀等,在下则为肠鸣、下利等。清代名医*元御说:“人之心下虚空者,清阳升而浊阴降也,升降清浊之权在乎中气。
下伤中气,升降失职,浊气上逆则生缜胀。”所以脾胃要好有三大条件:第一、浊气要能降;第二、清气要能升;第三、体力气力要足。张仲景手定之经方,不仅凝聚了医圣之心血,其中所蕴藏的方义更足以启发来者。方中*芩、*连降浊气。干姜往上升,*芩*连往下降,一升一降,脾胃的升降气机就恢复了。半夏的作用在于把胃里面的痰饮以及痞块化掉,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往下降,从胃降到小肠,从小肠降到大肠,最后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有些人说:“我这个胃呀,好奇怪,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吃点热的就上火,吃点冷的就肚子痛,吃点热的煎炸的就烦躁受不了。”这个是寒热胃。寒热胃怎么办呢?用寒药,胃痛;用热药呢,烦躁。那就寒温并用,寒热并用。所以这时候*连跟干姜一起连用,*连味苦,能去除胃里的火气,干姜能温阳。胃病,它的症状不外乎就是胃寒点或者胃热点,我们用药不外乎就是温多一点还是寒多一点。所以随着寒热的轻重,去调*连干姜的剂量。这样治疗胃病,几乎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半夏泻心汤里头还有人参、大枣、甘草。人参、大枣、甘草可不得了,号称“药食同源,补益人体中焦脾胃,健脾益力气的三剑客”!一个人体虚再没有力,这三个合在一起,就会变得好有力。有句话叫参无姜枣草不久,意思是人参没有生姜、大枣、甘草,药力不久。甘草还能调和诸药,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夹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这七味药有升有降有补。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那踏板有踩下去有升上来,中间又能够给油,你踩下去又有力量的时候,这个车子就灵活了。汉代医圣张仲景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病,到后面就是寒热错杂。现在的人胃病,单纯的胃寒胃热很少,因为现在的很多人是一边吃麻辣一边喝冰镇啤酒,这样就使得胃同时受寒热的双重打击。所以,半夏泻心汤最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呢?适合那种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受寒了不行受热了也不行,且伴随着很多上逆症状比如吐酸、打嗝、胃胀、反流等这样的人服用。半夏泻心汤,是专拨心胸中的痰浊乌云的。心中有执着,痞在这个心下,只要把心中的那个顽痰、顽执化掉以后,心胸立马变得开阔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讲半夏泻心汤是胸怀天下的方子。《推荐阅读》
治疗皮肤病的良方:风症、荨麻疹、皮肤瘙痒,一方搞定.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效果非常好,附:(药方、方法).“红豆薏米”不祛湿——这才是千古第一“健脾祛湿”名方.夏季:手脚长很多小水泡,一抓还痒是什么原因?.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