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5月份以来,我们陆续接到不同地区(山东、河北、江苏等)不同时期的多次反馈,肉鸭一条龙企业屠宰场的肉鸭屠宰后发现上消化道(食道)、肠道严重黄染、肌胃内壁增厚黄色较深且难以脱落(如下图),严重影响到肉鸭副产品的商品价值,同时肉鸭表现出采食量小、出栏体重小(比正常出栏肉鸭小70-克)、料肉比高(高0.03-0.05),给肉鸭一条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此问题,通过多方与饲料厂和养殖场的技术交流分析,初步判断为以下原因所致:
1、原料掺假:年原料价格高涨,不法供应商原料掺假,特别是像玉米蛋白粉、DDGS、食品渣等黄质质原料掺有化工染料染色的玉米皮、麸皮等,而在测定常规指标时往往忽视对感官质量的检测,这是导致家禽消化道严重黄染的主要原因。
2、饮用维生素掺假:养殖场在饲养过程中饮用的维生素C、B2等同样存在掺假行为,通过饮水进入消化道,污染消化道。
3、肉鸭肌胃角质层难以脱落是由于肌胃炎所致。
正常情况下,家禽孵化出壳后,肌胃粘膜分泌一种糖衣蛋白,覆盖在肌胃粘膜表面,并且瞬间硬化,形成肌胃角质层。饲养过程中肌胃角质层受损是造成肌胃炎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肌胃对较硬的饲料原料不能进行有效的研磨,进而使采食下降,饲料转化率增高。
那么,肌胃角质层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霉菌毒素(T-2、呕吐、伏马)、肌胃糜烂素、非常规饲料原料(假DDGS、杂粕)、油脂酸败等都会导致肌胃角质层受损;其中,霉菌毒素包括:
①种蛋卵黄中含有霉菌毒素导致雏鸭孵化过程中被感染。
②饲料原料问题和饲料自身霉变。
③饲养环境中的霉菌毒素,特别是烟曲霉及其产生的伏马毒素。
④水线中的霉菌毒素。
⑤肌胃糜烂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中,特别是无害化处理的蛋白原料、鸡肉粉、肉骨粉、鱼杂粉等。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以下预防方案,供同行参考:
1、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特别是黄质质原料,进行温水水溶性鉴定,一般染料在温水中会被溶解,形成黄色的水溶液,而纯真的黄质质原料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的。
2、对现场添加的药物等严格控制其质量,防止掺假。
3、加强饲养过程的管理,对饲料非营养性安全指标进行控制(如霉菌毒素),及时清理水线、料线,减少污染。
4、饲料中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酵母细胞壁),配伍VC(控制质量)、胆汁酸、葡萄糖氧化酶,吸附、降解毒素,健康肠道,保证肉鸭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