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理气化瘀汤
生*芪15~30g,炒白术10g,枳壳15g,厚朴15g,香橼15g,制半夏15g,陈皮10g,丹参15~25g,赤芍15g,延胡索12g,莱菔子30g,石菖蒲9g。
运脾益气,理气和胃,活血化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窦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具有胃胀、胃中沉重、嗳气频繁,食欲佳,吃多怕胃胀,胃痛不明显,舌象正常,脉沉缓或沉细等特征的脾虚气滞证。
胃寒怕冷加高良姜6~9g,香附12g或桂枝15g;大便稀加干姜6~9g;大便干,改枳壳为枳实18g;口苦加蒲公英15g;食欲差加炒麦芽30g;胃镜下有充血水肿加茯苓15~30g,炒薏苡仁30g。
先用水洗药1次,再用水煎服,成人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至少30min,将药液混合后,每日午饭、晚饭前1h各温服1次。
3个月为1个疗程,病重者可服2~3个疗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证特点(兰州地区),食欲大多数较好,但食后胃胀,怕食多,多则胃胀加重,胃中有沉重感。中医理论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说明胃纳食物的作用好,脾健运水谷的作用失常,形成脾虚气滞证,这是根本原因。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胃气不能下降,产生胃部胀满、有沉重感,胃气上逆发生嗳气。生*芪、炒白术健脾益气,以其治本;枳壳、厚朴、香橼理气消胀,促进胃的蠕动(这3种药是比较好的促进胃肠动力的中药);制半夏、陈皮降逆止嗳气,以治其标。根据西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胃镜下胃黏膜色白,颗粒状增生,血管透露,显微镜下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腺体萎缩等变化,我们视为中医学的血瘀证。因此,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丹参、赤芍等,以增加胃黏膜的血供,促进炎性细胞的吸收,利于萎缩腺体的恢复。如患者疲乏明显,除用*芪外,再加*参15g或灵芝15g,加强健脾益气的作用。现已公认,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芪、*参又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尤其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我们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了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加用*芪、*参等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治疗后收到较好的疗效。如此,中西医辨证和辨病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组方用药,合理配伍成为复方,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作用。
养阴清胃化瘀汤
沙参30g,麦冬15g,乌梅10g,山药30g,蒲公英15~24g,制半夏12g,竹茹10g,陈皮10g,丹参15~24g,赤芍15g,枳实15g,火麻仁(捣碎)30g,莱菔子20g,生麦芽30g。
养阴清胃,理气润肠,活血化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贲门胃体炎等胃病,具有口干,舌燥,喜饮,食纳减少,大便干燥,心烦、嘈杂,舌红或红绛,或干红,光亮无苔,脉沉细或弦细等特征的胃阴不足证。
舌红、干燥,口渴明显,加生石膏(另包,先煎20min)15~30g,知母10g,*连6~9g;舌红干燥、光亮如镜,加生地*20~30g,牡丹皮10g,金银花20~30g;失眠,加炒酸枣仁15~20g,首乌藤15g。
先用水洗药1次,再用水煎服,成人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至少30min,将药液混合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药液不宜太温。
3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2个疗程。
本方主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证。轻证的病变在气分,重证在营分。前者主要特点是舌红或红而光亮,无苔如镜,口干、舌燥及口渴,表示胃阴损伤,方中以沙参、麦冬、山药、乌梅甘淡、甘寒酸味之药滋养胃阴为主;阴虚易生胃热,以蒲公英配橘皮竹茹汤(陈皮、竹茹、制半夏)清胃热、降逆止呕,必要时加*连,增强清热作用;口渴明显者,非用清胃热的重剂生石膏、知母(白虎汤)不可;因大便干,须重用火麻仁、莱菔子配枳实,润肠通腑。后者主要特点是胃阴损伤进一步发展,病变加重,舌色由红转绛(紫红色),舌燥加重,津液缺乏,须用生地*、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等凉血清营;病情严重者可选用水牛角,配合白虎汤,效果更好;丹参一味药,专为防止养阴药过多,凉血中求活血散瘀之意。诸药配伍,共起养阴清胃的主要作用。
运脾理气防癌汤
生*芪30g,灵芝24g,厚朴15g,枳壳15g,香橼15g,制半夏12~15g,陈皮9g,丹参30g,莪术15~18g,赤芍15g,白花蛇舌草30g,桂枝12g,炙甘草9g,大枣6枚。
健脾益气,理气和胃,化瘀抗癌。
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轻-中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具有胃胀、胃沉重、呃逆、食欲减退、疲乏、消瘦,舌色正常,舌苔白薄,脉沉细或沉缓等特征的脾虚气滞、痰瘀互结证。
脾气虚严重加*参20g(舌苔厚者不能用)或红参10g,无灵芝时可用*参代替;食欲明显减退者加炒麦芽30g,石菖蒲9g,*参改为太子参;胃镜下有糜烂加白及15g,薏苡仁30g;有颗粒状增生或隆起损害时加山慈菇15~20g,皂角刺6g。
先用水洗药1次,再用水煎服,成人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至少40min,将药液混合后,每日分2次,饭前1h温服。
3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2个疗程,3个疗程较好。按医嘱疗程服完后,注意胃镜复查,并取活检。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滞、痰瘀互结证。此证有转胃癌的潜在危险性。它的宏观辨证特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在胃窦部)表现的脾虚气滞证一样,微观辨证不同,值得注意和重视。胃镜下所取的活检,在显微镜下呈现有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细胞化生。异型增生或肠化生的程度(级别)在中度以上时成为胃癌癌前期病变,具有转癌的潜在危险性。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能转为胃癌,是可以治的病。患者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一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我们曾治疗胃癌前期病变患者40例,有效率达89.9%,消失率61.3%,对中度异型增生的消失率达81%。轻度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炎性反应,不属于癌前病变,不必介意。
本方的治疗方法,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化瘀药不可少,再加用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干预。方中的莪术、白花蛇舌草具有这种作用。据实验证明,莪术对各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确有一定的抗癌效应,其抗癌的主要成分为莪术醇和莪术双酮。用量至少15g,最多加至20g,用量不可再大,否则易引起肝、肾损害。白花蛇舌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味苦性寒,对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有效,用量至少30g,可加至50g,与莪术配合应用。根据我们的经验,两者确有较好的抑制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细胞化生的作用。薏苡仁也有抗癌作用,可与前两种抗癌药联合应用。总之,本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原则,必须要在健脾益气、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御疾病能力的前提下,加用抗癌中药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若单独使用中药抗癌,其抗癌作用确实不如西药化疗的作用强,所以单独使用中药抗癌的思路不可取。
养阴清胃防癌汤
沙参30g,麦冬15g,乌梅10g,生石膏(另包,先煎20min)30g,知母20g,*连9g,天花粉15g,莪术15g,赤芍15g,白花蛇舌草30g,枳实15g,石菖蒲10g,生甘草9g。
养阴清胃,活血化瘀,解*抗癌。
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轻-中度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具有口干舌燥,喜欢冷饮,食欲减退,消瘦,舌红或绛,少苔或*苔,脉沉细弦或沉数等特征的胃阴虚损之重证。
舌红少苔,光亮如镜加生地*30g,牡丹皮10g;食欲明显减退加太子参30g,生麦芽20g,生石膏减至20g;口腔溃疡加金银花20~30g。
先用水洗药1次,再用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40min以上,将药液混合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药液宜凉服不宜热服。
3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2~3个疗程。按医嘱服药后,注意胃镜复查并取活检。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证的重症(胃阴虚损之重症),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伴有轻-中度异型增生或肠化生者,具有以上胃阴不足证时适用。方中的沙参、麦冬、乌梅为甘淡、酸味中药,以滋养胃阴为主;生石膏、知母、天花粉配*连,具有清热生津,增强养阴作用,阳明燥热不除,胃阴难保。若舌干红而绛,或舌红光亮如镜,提示胃阴耗损严重,再加生地*、牡丹皮或水牛角(30g)凉血养阴。若食欲减退明显,消瘦者,方中太子参(30g)配生麦芽或生谷芽,有很好的健胃作用。在赤芍、丹参化瘀的同时,重点使用白花蛇舌草、莪术等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药,意在改变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还须注意一点,此类胃阴不足的重症,在中度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已成为胃癌前期病变,据某些学者的报道,转胃癌的概率较大,在我国南方较多见。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