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陆拯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张志远精神焕发汤 [复制链接]

1#

和解之道,既兼顾有余,又照顾不足,调和失调的脏腑功能,恢复不和的阴阳气血,病自愈合,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出自《盛丽先儿科临证经验》

陆拯,男(-),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中医*理学说、脾胃学说、激发肾气说、精气学说、天癸学说以及活血化瘀疗法和中药临床生制异用研究,均有独特见解,临证善治内、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

陆拯教授行医近50载,治学严谨,继承创新,对于诊治疑难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学习,启悟颇多,现将陆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01病因病机

萎缩性胃炎病机错综复杂,常易现虚实相兼、寒热夹杂证候,而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表现形式,陆师认为该病主要应责之于脾、胃、肝。盖脾胃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二者纳化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气血得以化生。

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谷不化,气机不畅,可致诸邪壅滞,升降失常。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喜条达,既能助脾气升清,又能助胃气和降。

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木旺而乘土,叶天士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02治则治法

治疗萎缩性胃炎,陆师强调以和为贵,分述如下。

(一)平阴阳,燮理盛衰

本病病机总以脾胃阴阳的相对平衡破坏为主。因此治疗当辨清阴阳盛衰,阴虚阳盛或阳虚阴盛,以滋阴制阳或补阳化阴之法治之,以使阴阳失衡得以恢复。

(二)调虚实,扶正祛邪

本病初起一般多有湿、寒、热、*等实邪,治疗上从祛湿、散寒、清热、解*等入手,但若病久不愈,正气渐耗;或清利过度,正气损伤;或素体亏弱,正气不足,则可出现虚象,而成虚实夹杂之候,此时治疗也必须兼顾虚实,临证须细致分析正邪双方相互消长盛衰的情况,以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祛邪同时并进。

(三)和寒热,温清兼施

本病病程较长,脾胃正气损伤,而病邪诸*更易肆虐为害,又医者屡投苦寒或辛燥之药物,常易酿成寒热错杂之证。此时单纯清热或温补均难去除病邪,而宜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此外,还应仔细分辨寒热的孰轻孰重,以及兼湿、兼食、兼滞、兼瘀、兼虚等情况,综合权衡。

03辨证施治及专症专药

(一)辨证施治

本病属于中医“痞满”、“胃痛”、“胃缓”等范畴,病变常以脾胃为主,又与肝、肾等密切相关。或脾胃本身受邪病变,或肝气乘脾犯胃,或肾阳不能温煦于脾等。陆师常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6种证型:

①寒邪中阻,胃阳受困

胃脘疼痛,痛势较剧,喜按喜暖,得热痛缓,喜热饮,不口渴,或口吐清涎,舌苔白,脉弦紧或弦迟。

治法:散寒解*,温中止痛。

方药:新增大已寒丸。

组成:荜茇、高良姜、干姜、肉桂、*参、石菖蒲、香茶菜、炙甘草、大枣。

②脾虚湿阻,运化不健

脘腹痞胀,食后加剧,饮食减退,嗳气时作,大便或结或溏,口腻而淡,舌苔白腻或微*腻,脉缓滑。

治法:健脾化湿,调气祛*。

方药:枳实消痞丸加鸡内金、八月札、蒲公英。

若痞胀反复不愈,谷食不消,大便溏薄者,宜用健脾丸加减。

③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胃脘隐痛,经久不愈,且胃中有灼热感,口干咽燥,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化*。

方药:新加益胃汤。

组成:麦冬、北沙参、玉竹、生地*、石斛、绞股蓝、白花蛇舌草、藤梨根、栀子、无花果、冰糖。

④脾胃湿热,久郁化*

胃脘疼痛,反复不愈,胃中常有烧灼感,口苦而干,舌质红、苔*腻,脉濡数。

治法:和中化湿,清热解*。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栀子、延胡索。

⑤肝郁气滞,胃气不和

胃脘痞满,两胁不舒,胸闷嗳气,或兼心烦易怒,舌苔薄白或薄*,脉弦或数。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偏于气滞者,方用柴胡疏肝饮;偏于郁热者,方用温胆汤合左金丸加栀子、延胡索。

⑥脾肾阳虚,胃失和降

脘腹胀满、隐痛,恶心呕吐,口淡而腻,神疲肢冷,腰膝酸软,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治法:健脾温肾,降逆和胃。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半夏、*连、公丁香、地骷髅。

(二)专症专药

本病除掌握辨证分型治疗外,还必须掌握专症专药,灵活选用以提高疗效。

(1)止痛:胃痛多因忧思恼怒,肝气犯胃,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引起。

药用:肉桂、高良姜、荜澄茄、荜茇、吴茱萸、干姜、花椒、沉香、沉香曲、乳香、没药、檀香、延胡索、川楝子、徐长卿、九香虫、鸡矢藤。临床应用时,可按疼痛轻重、寒热不同加以选择。

(2)消胀:痞满多因饮食不化,脾胃虚弱,运化不健所致。

药用:厚朴、枳壳、枳实、槟榔、大腹皮、莱菔子、地骷髅、鸡内金、山楂、麦芽。临床应用时,可按痞胀轻重、寒热不同加以选择。

(3)止酸:泛酸是由肝火偏旺,胃气不和所致;酸味淡者,常因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浊腐上蒸而形成。

药用:煅瓦楞、乌贼骨、煅牡蛎、白螺丝壳;肝木犯胃,而吞酸或吐酸者,用吴茱萸配*连;中阳不足,酸味淡者,可用炮姜、熟附子。临床应用时,可据此加以选择。

(4)治嘈杂:嘈杂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香燥之物,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胃阴不足,虚火内扰等所致。

药用:栀子、淡豆豉、青黛、赭石、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芩、*连、金银花;胃阴不足者,加配石斛、麦冬、生白芍等。

(5)止嗳气:嗳气多因饮食内停,浊气上逆,或肝胃不和,胃气不降,或脾胃不足,浊邪内阻,胃气不能顺降所形成。

药用:娑罗子、八月札、九香虫、佛手柑、代代花、枸橘李、香橼皮、甘松、青皮、陈皮;湿浊中阻,胃气上逆者,用砂仁、白豆蔻、木香。

(6)治糜烂:萎缩性胃炎伴有糜烂,多为湿热*邪内蕴,腐肉败血所致。

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白及、紫花地丁、败酱草、红藤;糜烂反复不愈者,可加浙贝母、乌贼骨。

(7)治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肠腺化生中的大肠型不完全化生时与胃癌的发生尤为密切,属癌前病变,多为诸邪久郁已化*。

药用:白花蛇舌草、藤梨根、香茶菜、赭石、薜荔果、八月札、莪术、半枝莲、薏苡仁、蛇莓、绞股蓝、石菖蒲;不典型增生,重点用藤梨根、香茶菜、薜荔果、青黛、赭石、莪术、炮穿山甲、半枝莲。

(8)抗幽门螺杆菌(HP):萎缩性胃炎伴Hp阳性,常易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药用:虎杖、*连、*芩、大*、*柏、延胡索、乌梅、厚朴、紫花地丁、高良姜、桂枝、玫瑰花、土茯苓、山楂。

04典型病例

高某某,女,50岁。年1月10日初诊。胃脘疼痛3年,近半年来疼痛增剧,常伴灼热感,胸中亦灼热不舒,口苦而干,小便色*,大便干结,形体瘦弱,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腻,脉濡数。胃镜检查示: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及不典型增生,HP阳性。

辨证:脾胃湿热,久郁化*,湿热*内蕴中焦。

治法:和中化湿,清热解*。

处方:炒*参15g,延胡索15g,薜荔果各15g,姜半夏10g,炒栀子10g,炒*芩1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30g,败酱草30g,炒*连6g,青黛5g,生甘草5g,大枣20g。

上方服7剂后,胃痛明显减轻,灼热感基本消失,口苦口干已除,二便如常,饮食增加。此方略作加减,连服1个月,诸症消失。后以四君子汤加*连、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蒲公英、香茶菜等连服2个月。半年后胃镜复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糜烂及不典型增生,HP(-)。

备注:本文出处待考,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精神焕发汤调治亚健康

作者/张志远

青壮年人大脑功能失调,感觉昏沉、迷糊、健忘,反应迟钝,敏感力降低。

医友陈德佛为杂方派大家,曾继承其师钟公经验,投补气、活血、豁痰、开窍、化浊之品,用当归9克、川芎9克、人参6克、丹参9克、远志9克、九节菖蒲9克、白豆蔻6克、半夏曲9克、桃仁9克,名精神焕发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连饮10~20天,普遍见效。老朽临床又加入郁金9克、柴胡6克,祛瘀生新,以提高药力。

本文摘自《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续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志远。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