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概述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1、CAG定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学概念,是指胃粘膜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甚至消失的病变。通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
2、CAG诊断标准
年井冈山会议:仅1块活检有萎缩和(或)肠化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萎缩和(或)肠化;且同一部位2块或以上标本都有萎缩和(或)肠化才能诊断萎缩性胃炎。
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1块活检有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论萎缩范围大小和报告萎缩块数,结合胃镜提出萎缩范围诊断,沿用至今。
3、CAG分类
·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
·按肠化与否:化生性和非化生性萎缩
·按范围:胃窦为主、胃体为主和全胃萎缩
4、CAG疾病特点
·临床表现不特异,症状与病变不平行
·胃镜表现多样,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
·病灶呈灶性分布
·胃镜与病理诊断有差异
·病理组织学是诊断金标准
·病情反复发作,影响多方面,包括生活质量、心理情绪、社会参与度等
二、肠上皮化生(IM)
1、肠化是否属于萎缩?
尽管腺体数量不减少甚或增加,因肠化或假幽门腺化生的腺体不是胃固有腺,也应诊断为萎缩。
2、肠化定义
肠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肠化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上皮变化。
IntestinalMetaplasia
3、病变特点
·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肠化亚型对预测胃癌发生危险性价值仍有争议,应重视肠化范围
·范围越广,程度越重,胃癌发生危险越高
·肠化部位与胃癌发生风险相关,胃体肠化者胃癌风险明显升高
三、胃癌前病变(PLGC)
1、胃癌前病变定义
是病理组织学概念,是指较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容易发生癌变的组织病理变化。从广义上讲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炎症等多项病理改变。从狭义上讲,真正的胃癌前病变特指胃上皮异型增生。
2、异型增生(DYS)
是良性、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性上皮内病变,表现为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
(1)异型增生是上皮内瘤变(GIN)同义词,前者侧重形态学改变,后者强调肿瘤演进过程
(2)异型增生通常分轻、中、重3级
(3)WHO将上皮内瘤变分为2级,即低级别和高级别
(4)胃粘膜上皮内瘤变是最直接、最公认的胃癌前病变
(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内科干预治疗的重点
3、胃上皮内瘤变(GIN)的组织学亚型分类
基于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GIN分为以下亚型:(1)肠型/腺瘤型(Ⅰ型)免疫组化染色MUC2及CD10阳性。(2)胃型/小凹型(Ⅱ型)免疫组化染色:MUC5AC及MUC6阳性,CD10阴性。(3)幽门腺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肠型(MUC2、CDX2)及胃型(MUC5AC、MUC6)标记均阳性。
(4)胃肠混合型同时表达肠型和胃型免疫表型。
当前疗效评价方法概述
一、胃镜评价
1、胃镜疗效评价方法
(1)依据治疗前后胃镜下病变征象分级评价疗效
*针对CAG干预研究的文献中,使用此标准的研究者在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时,普遍采用“将胃镜分级的Ⅰ级、Ⅱ级、Ⅲ级,分别计1、2、3分,正常则计0分”的赋分方法,以便比较治疗前后分数的变化进行胃镜疗效评价。
(2)依据治疗前后胃镜下特征性改变评价疗效
“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采用的评价方法
将内镜下特征性改变分为粘膜色泽、血管透见、粘膜皱襞、黏膜颗粒、肠化结节、红斑、糜烂、出血、胆汁反流,各项分为无、Ⅰ、Ⅱ、Ⅲ级,分别赋予0、1、2、3分。胆汁反流分为无反流(0分)和有反流(1分)。2、胃镜评价的必要性·胃镜能够直观的反映胃粘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干预药物对胃粘膜的影响有整体的把握,与病理结果相互补充
3、目前存在的问题
(1)镜下所见容易受胃镜医师诊断水平以及充气、泡沫、黏液、活动性炎症等因素影响,难以做到客观评价CAG的严重程度。(2)镜下胃粘膜病变特征描述不规范(3)尚未制定统一的分类及分级量化标准4、建议(1)临床研究中应注意规范镜下胃粘膜病变特征的描述(2)注意区别镜下胃粘膜的主要病变与次要病变(3)制定统一的分类及分级量化标准,应用积分法对治疗前后各病变和镜下总疗效的比较
二、病理组织学评价
1、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方法
病理积分评估法(分级标准参考我国病理标准及悉尼系统的直观模拟评分法)
(1)比较治疗前后各变量积分及病理总积分评价疗效。
(2)当同一部位的多块标本或多块病理切片病变程度不一时,按病变较重的赋予分值。
(3)除了